2023捡垃圾报告

过去的一年,娃的出生改变了很多过去30年里早已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工作生活的重心也自然的会向孩子更多的倾斜。不过新生命的出生未必代表着与旧生活的彻底告别,所以该捡的垃圾还是一定要捡的,2023年在故纸堆里的寻访依然收获不少。

一、新购设备

2023年新购设备的数目并不多,一共一台笔记本电脑,一台PDA和一部智能手机。加上前些年收到而本年度整备完毕的一台PDA和一部智能手机,共计5台设备。虽然数目上并不多,但很多设备都将已有的收藏库补齐了最后一块拼图。

1、Portégé 620CT

类目数据
型号TOSHIBA Portégé 620CT
购入时间2023年1月26日
处理器Intel Pentium 100MHz
内存40MB EDO RAM
显示Chips & Technology CT-65548(1MB) 10.4″ TFT LCD 800×600
存储8GB SanDisk Extreme CF Card(CF转IDE)
操作系统MS-DOS 6.22中文版 Windows 3.2

算上前两年收的机器,这台620CT已经是手里第五台东芝Portégé系列设备了。作为主打极致轻薄的系列,Portégé系列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充满了各种开创性的技术运用。从这个角度看,作为Portégé系列的第二代产品,Portégé 620CT应该算得上是最“平庸”的一代。从设计语言上看,Portégé 620CT基本上延续了Portégé系列肇始作品T3400C/3600C的风格,在那个年代的笔电中或许算不上最薄,但却绝对的轻——重量仅有2.2kg,几乎是当时主流笔电重量的一半,第一代Portégé设备几乎都是这样的风格。当然轻薄的代价也并非没有,光驱软驱全部外置,这在当年对使用还是有不小的影响的。

Portégé 620CT发售于1996年,机器可选预装Windows 95或者MS-DOS 6.22+Windows 3.1。当年应该绝大多数用户都会选择预装Windows 95,不过鉴于我的Portégé 300CT已经装了Win95,这台机器选择安装Windows 3.1就是理所当然的选择。当然,由于种种原因,Windows 3.1简体中文版在大陆被禁售,微软为大陆地区提供了特供版的Windows 3.2。而在收到这台机器后,我也终于在各种古董设备上凑齐了所有有官方中文版的Windows消费端系统,可以召唤神龙了(不是。

这台620CT拥有一颗Pentium 100MHz的CPU,作为人类第一颗突破百兆赫兹的处理器,在CPU历史上也算有其地位。前任机主为这台机器扩充了40MB的内存,因而用来跑DOS 6.22和Windows 3.2都绰绰有余。Win3.x算得上Windows第一个成功的版本,大幅改善的内存管理和多任务体验,以及对旧DOS程序良好的兼容性使其成为了在PC机上真正普及的第一款GUI操作环境,给DOS时代敲响丧钟的同时也奠定了今日微软大厦的重要基石之一。在我的孩童时代,曾经在家里翻出过几本94年末的《电子&电脑》。彼时的中美两国国力还相距甚远,更远没有今日的敌意。或许是作为80年代中美蜜月期的余波,也或许是为了“与世界接轨”,94年10月起的《电子&电脑》杂志开始全文编译大洋彼岸的《PC Magzine》。作为老牌权威的《PC Magzine》的官方中文版,我就是在那几期的《电子&电脑》中第一次见到了Win3.x的截图。时至今日,我已无法追溯我的父辈们收到那几期杂志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情。在上一期仍在介绍“中华学习机”的使用技巧,而下一期就是Pentium 100MHz评测这样的强烈对比面前是怎样的冲击。但对我而言,正是偶然翻到的这几本旧杂志激起了我探索计算机史的兴趣,让我有机会可以亲自探索一番史前时代没有开始按钮、没有任务栏的Windows是怎样的使用体验。

MS-DOS 6.22作为最后一代公开发售的DOS系统,算的上是微软在非GUI时代操作系统的集大成者。同时微软也在这一代DOS提供了官方的简体中文版本,虽然与隔壁的PC-DOS相比,所谓的中文版基本上只是提供了中文输入法和中文显示能力,对用户界面并未有多少汉化,与国内流行的UCDOS等中文DOS相比更是相距甚远。应该说,在DOS时代国内就形成了自己独立于国际的本土软件生态,这或许也可以被看做是今日国内互联网迥异与国外的肇始。而Windows 3.2作为第一代中文Windows,让国内无数人第一次接触到了图形用户界面的操作体验。从今日的角度回望,这时Windows已经奠定了较为完善的软件生态,诸如Office、Photoshop等无数今日仍在流行的软件,都找得到Win3.x版本。不夸张的说,今日计算机的软件生态,实际上是在30年前就已初步奠定的。

这台机器同样配备了一张3Com 3C589C PCMCIA网卡,因此也可以连接到互联网。MS-DOS 6.22和Windows 3.2是目前为止手头能联网的最古老的操作系统,以至于今日早已被操作系统捆绑的TCP/IP协议栈都需要通过第三方软件才能实现。从简陋的浏览器和网站页面里,我们也能一窥互联网草创时期的一些零碎的记忆,和人类对于“信息高速公路”未来的美好畅想。

2、Lumia 950XL

类目数据
型号Microsoft Lumia 950XL
购入时间2023年4月25日
处理器Qualcomm Snapdragon 810(MSM8994)
存储3GB RAM,32GB ROM
显示5.7″ AMOLED 2560×1440(515ppi)
影像后置2000万 CMOS(Zeiss认证) 前置500万 CMOS
操作系统Windows 10 Mobile

在2016-2018年间,我曾长时间使用一台Lumia 950作为备机,直到微软明确放弃WP后,我才将备机切换成了小米5,从此开启了iOS/安卓双持生涯。从2014年换Lumia 920T开始到2018年,我实际上陪伴WP走完了一半的生命历程。因此,当2023年WP差不多死透的时候,凑齐三代WP便也在情理之中。

这台Lumia 950XL是港版单卡,微软当年为大陆国行机器都配备了双卡双待,但国外估计是少有这种需求,因此出售的均是单卡版。这代机器其实谈不上有什么设计,机身可以看做放大版的小米2,上下大黑边加可拆卸后盖,之前Lumia标志性的2.5d玻璃也不见了踪影。作为微软收购Nokia后推出的第一代也是唯一一代旗舰机,整个机器总结而言就是一句话——不上心。事后想来,或许从那个时候开始,微软实质上就准备放弃WP了。

不过从硬件配置上,950XL还是达到了当年的旗舰水准的。机器搭载了一年前发布的骁龙810 SoC,拥有3GB RAM,32GB ROM并支持SD卡扩展。后摄也依然采用了Lumia传统的蔡司认证镜头,成像素质没有问题。但Lumia随手拍的白平衡一直一言难尽,先前Nokia时代一直偏红,而微软接手后又开始偏绿。因此如果你不使用手动参数设置的话,拍出的照片确实不是很讨喜。这台机器最独特的部分,大概在于为了配合Windows Hello而搭载的虹膜传感器,950系列应该是除了三星Galaxy S系列外唯二使用虹膜而非指纹进行生物识别的手机。当然,体验不出意外的差。在黑暗环境虹膜解锁几乎不可用,即使是在光照良好的环境,除非你把眼睛贴到足够近,否则虹膜传感器照样无法准确识别虹膜信息。

Windows 10 Mobile作为末代WP,从系统特性上其实已经基本追平了当年Android的水平,某几个测试版本还通过Project Astoria实现了对安卓App的兼容,虽然正式发布时又被砍掉了。然而应用生态问题始终是困扰WP的核心问题,当然这也怨不得别人。微软自己在移动端操作系统上推翻重来了三次之多,从WM6时代放弃所有积累另起炉灶搞WP7,到WP8时代CE换NT内核抛弃所有旧WP7设备,再到WM10时代又把刚提出没多久的UAP应用淘汰掉另起炉灶搞UWP,我是开发者我也得被搞烦(我还真给WM10写过App,见《动车组配属查询3.0.23发布》)。从现在的视角看,UWP的愿景不可谓不美好——三屏一云,统一交互,响应式UI……从理念上微软确实做到了行业领先,然而微软对开发者的控制能力显然远逊于苹果,加之UWP远少于Win32的API数量最终让UWP的美好愿景成了空中楼阁,大量基础App的缺失一度让用户自嘲自己是1%。不过WM10也并非全无可取之处,运行于950和950XL的WM10支持Continuum,当用户用扩展坞或无线投屏将手机连接至大屏显示器时,WM10将开启PC模式,支持UWP应用的大屏模式运行。这一模式的直接受益者便是系统内置的Office三件套,在PC模式下能获得近乎于桌面版的操作体验。而这一功能实际上还可以玩的更花一些,比如通过微软的RemoteApp,将桌面应用以远程运行的方式跑在Continuum模式下,感兴趣的可以参考2016年的《利用RemoteApp和Continuum,实现Windows Mobile 10手机运行云x86程序》一文。

3、Lumia 800c

类目数据
型号Nokia Lumia 800c
购入时间2022年1月21日
处理器Qualcomm Snapdragon MSM8655
存储512MB RAM,16GB ROM
显示3.7″ AMOLED 800×480(252ppi)
影像后置800万 CMOS(Zeiss认证)
操作系统Windows Phone 7.8

如果说和WP的缘分,那么Lumia 800一定算得上是缘分的开始。当年刚高考完重新接触到互联网的我,看到Lumia 800的设计搭配Metro风格的WP7.5界面简直惊为天人,自此入了WP坑一发不可收拾。

即便是用今天的眼光来看,Lumia 800的设计也堪称一代经典。这代Lumia延续了Nokia 900的风格,聚碳酸酯机身手感温润,3.7寸的屏幕比之于今日动慨6寸起步的手机屏幕,显得精致而小巧,使用起来十分趁手。而领先于时代的2.5d玻璃和一体化机身更是让整个Lumia800看起来浑然天成。这代机器比之与后续的900和920系列,一体化程度甚至更好。卡槽和充电口均采用了弹出式设计,从外部看整个机器除了3.5mm耳机口外没有任何开口。当然,这样的设计也使得卡槽和充电口盖板成了整机最容易损坏的部分,估计也是因为此,后续机器上没有再保留类似的设计。Lumia 800也采用了和后续Nokia机器一样的Zeiss认证镜头,外当年的机器中,拍照素质算比较不错的。

Lumia 800是Nokia第一代采用Windows Phone操作系统的机器,也是史蒂芬·埃洛普入主Nokia后推出的第一代机器。抛弃当时已经初步成熟的Android选择自己老东家完全推倒重来的WP,埃洛普也因此获得了“木马”的称号。而几年后微软对Nokia手机部门的售后似乎更坐实了这点。不过如今我们返回头来看的话,当年Nokia选择WP并非没有自己的道理。如果当年选择的是Android,本身入局已经晚了不少的Nokia未必能获得多少额外的收益。当年Nokia大概率也是想通过WP达到足够差异化的竞争结果。而微软也并非如如今各路营销号所描述得在移动端一直毫无作为,事实上Windows Mobile在电阻屏时代算得上相当成功,也积累了大量的软件生态。只不过当时没有人能想得到微软在WP平台上一而再,再而三的作死,最后落得1%的局面。

现在看来,WP7一代反而是最贯彻Metro设计理念的一代系统,系统采用了大量的色块加文字的UI逻辑,确如地铁导向标识一般简洁明快。按照微软的说法,这种设计使WP拥有着远高于iOS和Android的信息密度,这种说法倒不全是自吹,以文字而非图标作为主要设计的WP可以在磁贴上动态显示很多内容,这点有点类似于今日iOS和Android大行其道的Widget小组件。不过与众不同的结果就是这样的设计很考验用户的审美风格,后来用户的反馈也确实证明了这点。爱的极爱,恨的极恨,爱的认为微软开创了下一代UI的设计范例,恨的认为一堆大色块丑的无以复加。当然,就我个人而言,还是比较喜欢这种简洁明快的设计的。也因此在拥有了WP8和WM10两代WP设备后,我会选择再购入一台WP7作收藏。当然,时到今日WP7基本已经是死透的系统了,应用商店早已关闭,正常手段已经无法安装任何App。当然我通过XDA论坛提供的破解方法,成功将其刷入了第三方自制固件,使其能够不受限制的部署App。所以即便这台Lumia 800c购于2022年,但仍按照整备完毕时间被算在了2023年的垃圾里。即便如此,互联网上能找到的xap应用资源也已经少之又少,即便找到部署上去,还能够正常使用的也屈指可数。互联网原生时代的设备,在失去了互联网的加持后,可用性可能还比不上90年代中期互联网兴起前的设备。这也是如今我们抢救性的收集这些设备的意义所在——在它们还没有被时代的洪流淹没前,记录下属于他们的时代注脚。

4、Jornada 428

类目数据
型号HP Jornada 428
购入时间2023年9月28日
处理器Hitachi SH7709a 100MHz
存储8MB RAM,16MB ROM
显示3.2″ CSTN LCD 240×320
操作系统Windows CE 2.11

时间推回至1999年,微软在中国发起了维纳斯计划,希望通过培养一批Windows CE开发者,借助机顶盒等廉价设备实现互联网接入。当然,随着一年后互联网泡沫的破灭,维纳斯计划最终也无疾而终。事实上当年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尚不成熟,所谓廉价接入基本是资本吹出来的泡沫。但维纳斯计划也有一个重要的遗产,为了培养本土开发者,微软当年翻译了一批Windows CE的开发资料(实际上当年MSDN的各种中文开发资料相当齐全,我早年间还专门买过Visual Studio配套的MSDN帮助光盘,基本没有任何本土化门槛)。因此,Windows CE算得上是最早在国内普及且拥有一定开发者数量的嵌入式操作系统。而与之同一时期。市面上也出现了第一批原生中文的搭载Windows CE的PDA设备,大批国产厂家如联想、步步高等开始以“掌上电脑”的名义发售PDA设备,搭配GPRS手机可以实现基于2.5G的互联网接入,算得上是国内最早的移动互联设备,而我这台Jornada 428就诞生在这一时期。只不过比较特殊的一点是,它应该算是唯一一台国外公司推出的原生国行中文设备。

这台Jornada 428的设计语言和21年收的那台Jornada 688类似,都是通体深蓝色。只不过这台机器搭载的是Windows CE 2.11 Palm-sized PC——这个不伦不类的命名难免有蹭Palm OS热度之嫌——事实上当年在国外WinCE远不如PalmOS普及。但微软优秀的本地化支持使得在国内WinCE设备占尽优势,市占率也一直高于PalmOS。特别是当年WinCE上还有着MDict这类杀手级应用,没错一个简单的电子辞典便可以构建起某个平台的优势,移动互联的肇始之时便是如此。实际上,WinCE 2在当年的移动端大战中远谈不上乐观,虽然其对诸如彩屏和大内存等新硬件的支持确实更好,但PalmOS凭借垄断式的手写识别体验和软件生态仍然有着优势。微软在移动端确立类似于桌面Windows 的地位,还要等到CE3的问世。

这台Jornada428也提供了一个CF扩展接口,可以用于扩展存储或外接部分符合CF协议的I/O外设,我手头有一张Socket 802.11b Wifi卡正好能用于此。CE 2.11提供了一个裁剪内核的IE浏览器,可以提供对HTML4页面的支持。因此时至今日我们仍可以用这台设备访问部分互联网页面,只是受制于机器可怜的内存和日益增长的页面大小,速度十分感人就是了。

5、iPAQ H2200

类目数据
型号HP iPAQ H2200
购入时间2020年4月30日
处理器 Intel Xscale PXA255 200MHz
存储64MB RAM,32MB ROM
显示3.2″ TFT LCD 240×320
操作系统Windows Mobile 2003 SE

2002年,HP完成了与Compaq的合并,同时也将Compaq旗下的PDA品牌iPAQ收入旗下。转年,HP宣布放弃了原有的PDA品牌Jornada,所有移动设备均使用iPAQ品牌命名。而我手头这台iPAQ H2200就是完成并购后HP公司推出的第一代PDA设备。

前文中已经叙述过微软在移动端的探索进程,直到CE3版本开始,微软才在移动端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节奏。2000年,微软将原有的Palm-sized PC系列改名为Pocket PC(巨硬改名部那时候就已有赫赫威名),并且对UI和操作逻辑进行了全面革新。简单而言,微软摒弃了一直以来在移动端小屏幕设备上复制桌面版Windows操作逻辑的想法,而是针对掌上设备设计了一套全新的UI。这套UI没有桌面用户熟知的状态栏和开始菜单,也没有基于图标的桌面。取而代之的是固定于屏幕顶部的状态条和用于提示用户关注事项的“今日(Today)”屏幕。从这个意义上说,后世WP的磁贴在最早的Pocket PC上也能算找得到祖宗。这样的用户交互逻辑大为改善了电阻触摸屏的用户体验,扁平化的图标设计也更为易于识别。2002年,改名部再次出手,将所有用于PDA和手机等的Windows版本统一称之为Windows Mobile,用于和可定制的Windows CE内核做区分。而我手头的这台iPAQ H2200搭载的便是WM 2003SE,即改名后的第二代系统(所谓SE实际上是提供了对某些新硬件特性的支持),内核为CE.net 4.2(所谓.net又是微软搞出的一笔烂账,那个年代的微软产品都喜欢加个.net以示时髦,以后有机会可以单独讲讲)。

作为当年的低端机型,H2200从硬软件特性上其实都没有太多的特点,在当年一众的PDA设备中基本是泯然众人矣的状态,因此也没有多少好聊的内容。甚至于2020年到手后,直到3年后的2023年才拿出将其拾掇完毕。唯一有点特殊的在于,这台设备提供了CF和SD双扩展卡槽,使得这台设备获得了较为良好的可扩展能力。当年HP也基于SD/IO协议提供了多种扩展配件,包括摄像头、GPS、条码扫描仪等。当然如今这些配件存世量极少,因而价格也十分高昂,不少甚至高出了设备本身。我手头支持这台设备的扩展卡仍然是那张Socket的802.11b Wifi卡,在插入后可以实现互联网访问。当年第一代的移动互联用户,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初步实现了Online Anywhere。他们或通过RSS订阅新闻组信息,或通过最早的Exchange Activesync实现邮件同步,总之尽可能的将原本PC能完成的事情放到移动设备上完成。也正是这群人构成了今日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先驱,进而深刻影响了时代进程。而这也是捡垃圾的另一层意义所在——让当代的一切在历史的长河中都有迹可循。

二、已购设备改造

虽然2023年新购入的设备不多,但这并不代表着在没有新的收获。捡垃圾的过程并不是一次性就能搞定的过程,随着资料的不断收集和新资源的出现,对存量设备的持续改造也是去年一整年的重点。而从讲增量到看存量的过程,也是捡垃圾理念持续演进的过程。

1、Jornada 688无线网络改造

作为全世界已知的唯一一台原生中文的HandledPC设备,Jornada 688提供了中文CE2设备中几乎独树一帜的全键盘,因此在操作体验上更接近于传统的PC,或者按照当年的概念来说,叫做SubNotebook,即亚笔记本。与当年尚不成熟的电阻式触摸屏设备相比,拥有全键盘和640×240分辨率屏幕的Jornada 688实际上更适合于互联网页面的浏览。

为了实现无线上网,我给这台Jornada 688添置了一张Lancent的PCMCIA 802.11b Wifi卡。同时调整了路由的信号设置,将一组访客Wifi信号的加密模式调整为WEP 128位加密以满足这张Wifi卡的加密信号要求。因为WEP的安全性较低,选择访客Wifi信号也可以较好的实现网段隔离要求,保障主力设备的数据安全。

Jornada 688安装的CE 2.11系统提供了裁剪内核的IE,部分兼容HTML4标准。但由于缺乏对HTTPS的支持,如今绝大多数的网站实际上根本无法打开,只能浏览部分与旧式浏览器兼容的页面。得益于全键盘的存在,浏览体验上比Jornada 428完全依赖于触屏要好很多。此外,第三方开发者也针对HPC平台开发了诸如邮件或Telnet客户端等诸多网络应用。得益于IMAP4协议的强大兼容性,这台Jornada 688可以无障碍的借助Wifi卡实现邮件收发。通过vxHpc也可以连接到终端实现对服务器的远程操作。因而,实现无线网络的连接算是为这台古董设备在今天找到了些许使用价值。实际上WinCE有着相对完整的Winsock API,而如今从网上也可以较容易的获得VC6的WinCE SDK和embedded Visual Tools开发套件,从这个角度而言,这台设备还有着相当的折腾空间。

2、Lumia 920T降级WP8.1

在未购入Lumia 950XL时,我手头的920T一直通过改机型的方法安装WM10系统。但凭心而论,WM10在二代Lumia设备上的体验并不出色。由于CPU和内存的限制,WM10在Lumia 920T上时不时就会出现卡顿现象,虽然我并不打算在日常工作中使用它。因此,在购入原生搭载WM10的Lumia 950XL后,对于Lumia 920T的降级就变的理所应当。

迄今为止,微软并没有关闭WP设备的固件下载通道,通过Windows Device Recovery Tools即可实现对设备的降级。唯一的问题在于,微软服务器提供的固件版本大概率并不是最新版本。由于微软和Nokia对于WP8时代的固件推送采用的是分运营商推送策略,即推送时机完全由运营商掌握,因为同一机型获得的固件推送可能完全不同。加之2015年前后WM10发布后微软对8.1的固件推送完全随机,多次发包后又撤包,因此想要升级到最终版本的WP8.1 GDR2并不容易。好在2015年左右的互联网资料还比较容易获得,因此找到教程并不难。一番折腾后,终于通过离线推送的方法将WP 8.1 GDR2刷进了Lumia 920T,久违的流畅感随之又回来了。

和之前版本相比,GDR2的最大变化在于对设置页面进行了分类管理,相比于之前凌乱的设置界面可以更快锁定待调整项。当然,随着应用商店的关闭,WP 8.1也面临着和WP7类似的窘境。好在相比于WP7,8.1的破解更为简单,破解完毕后即可任意部署App,同时能找到的xap安装包资源也远多于WP7,因此可用性也比WP7更好一些,诸如网易云音乐等互联网应用仍然可以正常使用。

3、Windows Update改造

微软在提供互联网服务的过程中有个毛病,或许是拜Windows超强的前向兼容性所赐,微软对停止支持的系统抛弃的速度远比隔壁Apple或者Google要快得多。移动端是如此,PC端也没好到哪里去。在苹果官方仍然提供早至2001年发布的Mac OS X 10安全更新之时,微软早已将同期的Windows XP的更新服务器关掉数年。当然,准确的说更新资源还存在,但是更新代理却不是那么容易工作的。由于Windows的补丁数量远多于其他系统,经常存在某个补丁的安装条件是前序某个补丁这种补丁套补丁的情况,因此一个全新安装的系统,想通过Windows Update完成补丁更新几乎是难上加难。对于更早期的诸如Windows 9x而言,相关补丁则干脆像是没存在过,微软服务器上找不到任何资源。

也因为这种情况,许多针对旧版系统的Windows Update复活方案便成为了对老系统改造的可选项之一。就目前而言,主要有两种开源方案可供选择。一是以Legacy Update为代表的,通过修改Windows Update代理将系统默认的补丁检测指向自建服务器,这种方案仅适用于NT5以上版本;二是以Windows Update Restore为代表的,通过重建网页版服务器,使用官方的ActiveX控件完成补丁检测,并最终下载补丁,这种方案适合于9x-NT5的所有设备,对NT6不适用。我手头机器基本凑齐了支持Windows Update的所有版本Windows,因此也逐一对这些机器的操作系统进行了改造。总的原则是,所有NT5及以上的版本均使用Legacy Update方案,通过最新版的Windows Update Agent 7.6代理实现补丁更新。而NT 4和9x版本使用Windows Update Restore,直接访问相关网页完成操作。经过一番折腾,手头的几台旧Windows设备均可以顺利更新补丁,算是补齐了这些单机时代系统的最后一块互联网拼图。

后记

有人曾经问过我,为什么如此热衷于收集这些早已没什么实际作用的古董设备,我也曾在夜深人静之时反复思索过这个问题。或许是因为巨蟹座天生善于怀旧,又或许是因为这其中的很多设备都曾是少年时的梦中所想……但这其中尤为关键的是,作为人类近百年来最深刻的技术变革,以个人电脑、互联网、移动计算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早已改变了当代所有人的生活方式。在这样的时代洪流中,应当有人从用户的角度去记述历史。从各式各样的“垃圾”中,总有着这样那样激动人心的某些体验令人印象深刻。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