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总结垃圾佬

在我的学生时代,写年度总结算是每年开年之时的必备工作之一。当然这项优良传统在工作后不可避免的成为了诸多被迫放弃的事项之一。原因有二,一是我习惯于写长文而没时间,二是同质化的工作生活实在难以有很多值得总结之事。想到捡起这项事情的理由也很简单,飞逝的时光中如果再不把一些事情加以总结记录,再回首时那些生活中难得的闪光点恐怕也会变得黯淡下来。所以花一些在班车上的通勤时间,将2021年做个总结就成了再合适不过的选择。

说到捡垃圾,就不得不先提到一个名词,即复古计算(RetroComputing)。因为要复古,所以才有垃圾需要捡。传统意义上的复古计算指的是用前现代计算设备(即i386以前)进行的诸如演示场景(Demoscene)等操作。在我国,复古计算无疑是一种小众爱好。由于Home Computer甚至于PC机在我国都未曾得到过广泛意义上的普及,因此我一向认为复古计算在国内应当被赋予其扩大的含义一切采用移动互联网时代前设备(2011年前)进行的实用性操作,在我国均可以被归入复古计算的范畴。毕竟,诸如Palm之类的设备在欧美可以被视作广泛持有,而在我国即便是当时的保有量可能都未超过总人口的10%。

即便已经远远扩大了复古计算的设备范畴,在我国捡垃圾仍然不是一件易事。虽然早年间大量欧美日淘汰的设备曾以洋垃圾的形式进入我国,但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进口管制的增强,此类设备早在2009年左右就已经销声匿迹。设备保有量的稀少使得收集这些设备的成本也很高,且越早期的设备收集的成本也就越高。当然,相比于我其他的小众爱好而言,捡垃圾其实已经是最不烧钱的一项了o(□)o

严格而言下文中所介绍的设备并非全部在2021年购入,不过鉴于之前从未展示过“藏品库”,不妨碍在此一并加以总结。何况其中的大部分设备也是在2021年彻底整备完毕的。

TOSHIBA

收集东芝设备的理由很简单,作为第一个生产现代意义上笔记本电脑的厂商,在2018年完全拆分其个人电脑业务前,东芝贡献了诸多经典的设备型号,屡次引领了业界的潮流。因此,选择收集东芝设备也就成了一种必然。事实上下文中的几台笔记本也是我最早购入的一批垃圾。

Portégé 3020CT

类型 数据
型号 TOSHIBA Portégé 3020CT
购入时间 2019年7月4日
处理器 Intel Pentium MMX 300MHz
内存 64MB EDO
显示 NeoMagic MagicGraph 128XD (NM2160) 10.4" TFT LCD 800x600
存储 8GB SanDisk Extreme CF Card(CF转IDE)
操作系统 Windows 98 Second Edition

Portégé 3020CT发布于1999年,机身只有2cm厚,重量只有1.3kg,堪比今天的一些UltraBook,难以想象1999年就有如此轻薄的设备存在。3020CT是首款采用低温多晶硅TFT显示屏的笔记本电脑,这种技术提升了屏幕的可视角度和分辨率,同时降低了功耗。我将机器原有的铁镍电池替换成了锂电池以避免腐蚀,同时将机械硬盘替换为了CF卡转IDE以免年代久远的机械硬盘挂掉而造成数据丢失。此外我还给该机配备了一张PCMCIA网卡,使其可以实现互联网接入。


合盖


屏幕


键盘


运行Windows 98 SE

Portégé 3440CT

类型 数据
型号 TOSHIBA Portégé 3440CT
购入时间 2021年9月9日
处理器 Intel Pentium III 500MHz
内存 128MB SDRAM
显示 S3 Savage IX 11.3" TFT LCD 1024x768
存储 16GB Kingston SMS151DS3 SSD(mSATA转IDE)
操作系统 Windows Millennium Edition

Portégé 3440CT发布于2000年,是3020CT的直系后继。相比于前代的Pentium MMX,3440CT的CPU大幅升级至Pentium III,同时屏幕也增大到11.3英寸。这台机器使用一张16GB mSATA SSD转IDE替代了原有的机械硬盘。此外我还给该机配备了一张3Com无线网卡,使之成为了手头唯一支持无线上网的Windows 9x设备。


合盖


屏幕


键盘


运行Windows Me

Portégé 2010

类型 数据
型号 TOSHIBA Portégé 2010
购入时间 2019年7月9日
处理器 Intel Pentium IIIM 866MHz
内存 256MB DDR133
显示 Trident Cyber Aladdin-T 12.1" TFT LCD 1024x768
存储 60GB Kingston SMS200S3 SSD(mSATA转IDE)
操作系统 Windows XP Home

2004年,东芝推出了全新的Portégé 2010。2010号称是当年最轻薄的笔记本,即使以今天的眼光看来,2010的厚度与近10年后的Retina MacBook Pro相当,仍属于最轻薄的笔记本之一。这台机器目前运行Windows XP Home,已经能满足相当部分现代化软件的运行要求。硬盘采用了东芝独有的1.8寸CF界面并口,因此在更换SSD时候也颇费了一番功夫,最终采用了mSATA转CE/ZIF再转CF方案。此外本机同样配备了一张3Com无线网卡用以接入互联网。目前这台2010还存在着一点小瑕疵,即内置的扬声器没有声音。不出意外的话2022年内应该会解决这个问题。


合盖


屏幕


键盘


运行Windows XP Home

ThinkPad

选择ThinkPad设备收集的理由无需多言。作为最为经典的PC笔记本产品线,ThinkPad有着无数经典的型号值得被反复品味。作为PC之父的IBM开创的电脑品牌,ThinkPad一直被人们认为是PC笔记本的标杆,有着无数的拥趸。虽然在被联想收购后,围绕着ThinkPad的争议声也越来越大,但时至今日ThinkPad仍然可以被视作是PC笔记本中的精品。事实上本人现在的主力工作用机仍然是一台2018年的ThinkPad T470s,其稳定性和可扩展性都让我印象深刻。

ThinkPad 560Z

类型 数据
型号 IBM ThinkPad 560Z
购入时间 2021年3月14日
处理器 Intel Pentium II 233MHz
内存 96MB SDRAM
显示 NeoMagic MagicGraph 128XD (NM2160) 12.1" TFT LCD 800x600
存储 16GB PATA SSD
操作系统 Windows NT 4.0 Workstation

ThinkPad 560Z是我目前拥有的型号最老的ThinkPad,出厂于1999年,是560系列中最后的型号。整个560系列强调 "On-The-Go"理念,用于满足频繁出差的商务人士的使用需求。虽然以现在的眼光看来,560Z绝对称得上是板砖型产品,但是在当时一众ThinkPad中,560系列绝对称得上是轻薄的存在。当然,轻薄的代价便是光驱软驱均外置,所以当初给这台560Z做系统的时候也颇费了一番周折。由于IBM独特的硬盘控制器定义,这台机器无法兼容所有的电子化硬盘转接方案,因此我将很宝贝的一块原生PATA 16GB SSD换到了这台机器上。该机也配备了一张PCMCIA网卡,可以实现互联网接入。


合盖


屏幕


键盘


运行Windows NT 4.0 Workstation

ThinkPad X20

类型 数据
型号 IBM ThinkPad X20
购入时间 2021年3月12日
处理器 Intel Pentium III 600MHz
内存 192MB SDRAM
显示 ATI Rage Mobility M 12.1" TFT LCD 1024x768
存储 32GB Kingston SMS151S3 SSD(mSATA转IDE)
操作系统 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

进入21世纪,IBM更改了ThinkPad的命名方式,将数字命名替换成了T/X/R/S字母命名的方式,这台X20便是命名方式变更后的第一台X系列设备。X系列作为500系的直系后继产品,继承了前辈轻薄的特质,X20即号称“比一副纸牌更薄”。关于这台X20的更多细节可以参见《ThinkPad X20换硬盘记》一文。


合盖


屏幕


键盘


运行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

ThinkPad X40

类型 数据
型号 IBM ThinkPad X40
购入时间 2020年6月28日
处理器 Intel Pentium M 1.2GHz
内存 1GB DDR266
显示 Intel Extreme Graphics 2 12.1" TFT LCD 1024x768
存储 64GB Kingston SMS151DS3 SSD(mSATA转IDE)
操作系统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2004年,联想收购了IBM的个人电脑部门,这次收购使联想一并将ThinkPad品牌纳入麾下。而收购前最后一款由IBM主持发布的设备便是X40。以现在的眼光看,X40称得上X系列中第一款真正的轻薄设计,在2004年便采用了窄边框屏幕设计,使得同样拥有12.1寸屏幕的X40比前代X20整整小了一圈。这台X40运行Windows XP Professional系统,直到今天都可以完成很多日常工作的内容,比如撸段代码或是处理一些日常的文档。X40使用了1.8寸3.3v供电的IDE硬盘,因此在更换SSD时也需要格外注意供电电压问题(你问我为什么这么热衷于给老机器换固态,实在是由于童年时对机械硬盘的刮盘声印象过于深刻,以至于迄今为止只要硬盘稍有异响便立即提心吊胆,索性全换了以绝后患)。


合盖


屏幕


键盘


运行Windows XP Professional

ThinkPad X200s

类型 数据
型号 Lenovo ThinkPad X200s
购入时间 2020年5月12日
处理器 Intel Core2 Duo L9400 1.86GHz
内存 3GB DDR3 1066
显示 Intel Extreme Graphics 2 12.1" TFT LCD 1280x800
存储 128GB Colorful SL300 SSD
操作系统 Windows Vista Ultimate

随着影音娱乐在计算机日常使用需求中的占比愈发增长,宽屏幕也一步步取代了传统的4:3屏幕,成为了计算机的标配。2009年,联想推出了12寸ThinkPad产品线中第一个使用宽屏幕的X200系列。这台X200s是X200系列中的轻薄型号。虽然此时联想已经接收ThinkPad产品线近5年,但是这台X200s仍然保留了传统的7行键盘,手感与后来的X系列产品相比绝对称得上出色。这台X200s安装了Windows Vista Ultimate,作为一个2003年就听说过Longhorn的人,当年对Vista确实充满期待。记得2006年11月30日Vista发布当日,我就骑车跑遍了太原解放路的各种盗版光盘店,希望第一时间找到安装盘。现在想来当时的Vista体验其实很一般,华丽的Aero界面背后是经常性的卡顿和大量的不兼容问题,但是这并不影响其带来的NT6内核真正奠定了现代Windows的基础。或许在这台拥有者Core 2 Duo双核CPU,3GB内存和128GB SSD的机器上,我能重温一下当年梦想中的完全体Vista体验。


合盖


屏幕


键盘


运行Windows Vista Ultimate

Macintosh

虽然如今我也在使用Apple的各种设备和服务,但事实上我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果粉,使用Apple设备的主要原因在于我懒得折腾。不过说起来我了解到Apple的时间其实相当早,在世纪初Macintosh还作为Apple的绝对主要收入来源时,我曾充满着对这一小众品牌的喜爱。

iBook G4

类型 数据
型号 Apple iBook G4
购入时间 2021年11月19日
处理器 IBM PowerPC G4-7455 800MHz
内存 640MB DDR266
显示 ATi Mobility Radeon 9200 12.1" TFT LCD 1024x768
存储 60GB Kingston SMS200S3 SSD(mSATA转IDE)
操作系统 Mac OS X 10.4.11

iBook系列是当年苹果笔记本系列中的低端或者说家用产品。我这台iBook G4生产于2003年,是iBook G4系列中的第一代产品,配备了一块PowerPC G4 7455处理器。当年在我知道Mac电脑使用的是PowerPC RISC架构时,心情如同预见了异域美女一样充满着对这一小众架构的美好幻想。而事实上,当时的PowerPC已经问题缠身,高功耗高热量已经成为困扰Mac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问题,所以短短3年之后Apple就全面转向了x86。该机器运行Mac OS X 10.4.11,算是可以正常在PowerPC架构上使用的最后一代系统(10.5和10.6对PowerPC支持并不好)。顺便,本机差点成为唯一保留机械硬盘的设备,因为iBook系列是出了名的难拆,更换硬盘需要把C壳和D壳彻底拆掉。当然最后在iFixit教程的指导下还是顺利的完成了更换工作。


合盖


屏幕


键盘


运行Mac OS X 10.4.11

Windows Mobile

与Windows Mobile的故事值得先专门说一说。我知道Windows移动端的时间基本可以追溯到2004年。那时我刚学会VB编程不久,空闲时间基本都泡在了太原书城。本着装B是人类第一需要的原则,彼时尚在上小学的我早已不屑于在5楼的青少年区逛,而是习惯于窝在4楼西南角的技术书籍前抄各种VB代码。某日我在书架上搜索Visual Basic的书籍时,赫然看到一本写着Embedded Visual Basic字样的书,本着看看Embedded究竟是什么玩意的心里,我果断的翻开了这本书,从此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自那时起我便知道了世界上还有种东西叫做PDA,它们运行着Windows CE操作系统,并且可以编程。

2006年左右,我机缘巧合的买了一本《数码》杂志。那一期正好是PDA专题,品牌和种类繁多的PDA让我眼花缭乱。当然由于当年的家庭条件有限,我自然不可能向父母开口要钱去买真设备,所以只能在PC端的模拟器上过过瘾。

2011年我高考完毕,去大学前在选择移动设备时,我的第一选择自然也是Windows Mobile。不过那时候我才发现,Windows设备早已在市场上踪迹全无。在我高三断网的一年时间里,随着3G牌照的发放,移动互联网的第一波浪潮兴起,移动设备的格局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际上有时候我会感叹自己的高考时间有点不对头,如果早一年高考让我能在大一时候赶上移动互联网浪潮的开端,我大概率会被彼时尚属小众的Android设备所吸引,或许会成为第一波Android开发者也未可知。

也是因为早年间的这段经历,当我知道了Windows Phone的存在时几乎毫不犹豫的被吸引,并且在2014年初拿到国家奖学金的8000元后果断入手了Lumia 920T作为主力手机,直到2015年11月被iPhone 6s所取代。而迄今为止我唯一的移动端开发经历也贡献给了Windows 10 Mobile。现在看来我对Windows移动端确实爱的深沉,微软啊,你欠我的拿什么还!!

Jornada 688

类型 数据
型号 HP Jornada 688
购入时间 2021年10月28日
处理器 Hitachi SH3
存储 16MB RAM 16MB ROM
显示 6.5" CSTN LCD 640x240
操作系统 Windows CE 3.0 HandledPC Professional

Windows移动端在发展过程中产生过一个独特的分支HandledPC,作为一种亚笔记本形态的设备,拥有全键盘和触摸屏幕。其实前些年在各种电视购物中火爆并且已经成为B站鬼畜梗的AIPC,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算作HandledPC的一种。Jornada 688算得上是已知的唯一一台原生中文系统的HandledPC,之后的Jornada 720/728系列虽然也有国行版本出售,但系统均为英文版。我个人对于这类形态设备情有独钟,不过当时由于性能限制,这类设备的功能仍然较为受限。从这个意义上,现代诸如壹号本、GPD Win等设备算的上是HandledPC的另类复兴。20年间这类设备搭载的系统已经由CE变成了完全版Windows 10/11,技术的进步无需多言。


合盖


主界面

多普达P800

类型 数据
型号 多普达P800
购入时间 2018年7月3日
处理器 TI OMAP850 201MHz
存储 64MB RAM,128MB ROM
显示 2.8" TFT LCD 320x240
影像 后置200万 CMOS
操作系统 Windows Mobile 5.0

多普达这个品牌对于21世纪初的智能手机用户而言应该十分熟悉。某种意义上Smartphone 这个概念也和Windows Mobile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多普达作为HTC在大陆的子公司,几乎是当时国内市场Windows Mobile的唯一品牌。在世纪初的岁月里,使用Windows Mobile 系统的手机几乎就是智能手机的代名词。这台P800采用了Windows Mobile 5.0系统,那些年的电阻触摸屏体验其实并不好,所以P800独特的波轮设计极大的方便了用户操作。那些年的Windows Mobile其实拥有着不亚于如今Android的开放性,诸如系统UI等已经可以被高度的定制化。这台P800便使用了Spb Desktop替换掉了WM原有的“今日”界面。


Spb Desktop定制化UI


开始菜单

HTC HD2 T8585

类型 数据
型号 HTC HD2 T8585
购入时间 2021年12月31日
处理器 Qualcomm Snapdragon QSD8250 1.0GHz
存储 448MB RAM,512MB ROM
显示 4.3" IPS LCD 800x480
影像 后置500万 CMOS
操作系统 Windows Mobile 6.5

HD2算的上是Windows Mobile届的明星产品,发布于2009年的HD2拥有着4.3寸屏电容屏,512MB的ROM和448MB的RAM,这样的配置无愧于当时的机王称号。当然,HD2 最为著名的还是作为“刷机小王子”的存在,这台机器支持刷入安卓2.1-4.4,Windows Phone 7,Firefox OS甚至Windows RT,属实是刷机党的宝物。当然我入手这台设备并非为了刷成其他系统,作为WM时代最后版本的Windows Mobile 6.5其实已经开始了对电容屏等新形态硬件的适配。其实我时常在想,如果微软当年不另起炉灶,而是在WM6.5基础上继续演进,不抛弃开放性和之前积攒的软件库,最后是不是不会像WP那样输得那么惨。当然,历史没有假如。


HTC Sense定制化UI


适配电容屏的开始菜单

Lumia 920T

类型 数据
型号 Nokia Lumia 920T
购入时间 2014年1月4日
处理器 Qualcomm Snapdragon S4 1.5GHz
存储 1GB RAM,32GB ROM
显示 4.5" IPS LCD 1280x768
影像 后置870万 CMOS 前置200万 CMOS
操作系统 Windows 10 Mobile

严格来算Lumia 920T不属于复古计算的范畴,毕竟该设备发布时移动互联大潮已来。不过鉴于Windows Phone现在已经死透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看,活在2022年的WP已经能称得上复古了。带T的是支持TD-SCDMA的移动定制版。这台湖蓝色920算的上当时我的梦中情机,时至今日我都觉得920算的上是我拥有过的手机中最令人惊艳的,无论是温润的聚碳酸酯机身,恰到好处的后机身弧度,时代前列的2.5d水滴玻璃,深浅适宜的湖蓝色,甚至包括WP的磁贴界面,都是日渐同质化的手机中令人眼前一亮的存在。关于Lumia 920,更多的内容可以参见《旗舰的先声》


当年无比倾心的磁贴界面


死掉的Win1M也能被叫做复古

过去的一年里空闲时间的一多半都花在了收集和折腾这些垃圾里,回头想来这样的时间花的还是很值的。亲手摆弄这些过时的旧玩意的过程里,可以很轻易的感受到电子科技在近30年来的发展脉络和对人类生活的深刻塑造,在那些旧时的Abandonware中,也有着尚未被一些“互联网大厂”所异化的技术本源。期待2022能捡到更多有趣的垃圾,继续丰富属于自己的这个小陈列柜。

返回首页